◎唐軍
我來桃花潭的目的很單純,只是想沿碼頭走一走,念想一下李白和汪倫揮手之間的不舍,想看一只漂泊在桃花潭上的渡船。
往潭邊走去,潭水顯得那么深,對岸高處的涼亭,好像一個人影在揮手,像李白,像汪倫,也像萬家酒店的伙計(jì)。突然,看到對岸搖來了一只木質(zhì)渡船,昨夜進(jìn)桃花潭時的冷清印象和幾分落寞的情緒頃刻之間消失殆盡,看著漸似破舊、漸似孤寂、漸似沉默的篷船,我的心里充滿了詩意。
桃花潭,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水深碧綠,翠巒倒映。深千尺的潭,離不開一只渡船。
這渡船簡陋得不能再簡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沒有木質(zhì)的光澤和顏色,篷頂由幾根樹干架房梁似的橫豎撐著,用作擋風(fēng)墻的是幾塊釘在一起的木板,一個中年男人用一截木頭的凹處刮動著鐵纜,船徐徐前進(jìn),為他遮風(fēng)雨的是一塊藍(lán)色的塑料布,在微微地飄動。
船攏岸,就到了久負(fù)盛名的“萬家酒店”。一登岸,沿一條窄窄的鵝卵石道走,不知不覺到了最高處的踏歌臺。想象中與桃花潭的距離仿佛就濃縮在一只渡船上?;叵肫饋頃r,岸邊李白的雕像在淡薄的霞暉中已經(jīng)若隱若現(xiàn),詩仙的氣質(zhì)、舉杯的豪情,像是從渡船上走下來,眺望著友人,他留給汪倫的卻是看不真切的背影,李白為何因一潭水引發(fā)那么動人的故事來?我似有所悟,讓人感動的是“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留別。
今夜,除了能寫李白的詩、汪倫的歌、萬家店的酒、桃花潭的情,我還能寫點(diǎn)什么呢?對了,還有那條從唐朝舶來的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