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10:38:42 來源: 南通網
禮贊豐收,要飽含奮斗精神。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豐收同樣是汗水澆灌出來的。一輩又一輩的農民通過辛勤勞作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使豐收成為“穩穩的幸福”。百業農為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這一年雖然經歷了抗擊新冠疫情的磨煉,卻沒能停止奔赴鄉村振興的腳步。利用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契機,組織開展農民慶豐收、話豐收、享豐收等活動,將激勵更多農民將奮斗的汗水揮灑到農村的廣大天地中去,推動生產生活質量邁上新臺階。
禮贊豐收,要提倡節約精神。倉廩實而知禮節,迎接中國農民豐收節,既要手中有糧,更要堅守“糧”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艱辛苦。”從小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卻蘊含著一生都要去踐行的道理,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實,也沒有從天而降的豐收,要始終保持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對糧食安全保持危機意識,“過緊日子”才能過上好日子。
禮贊豐收,要發揚創新精神。在一場農業農村部聯合舉辦的直播慶豐收活動中,網紅主播短短一天就幫農民賣出了三千多萬斤農貨;推廣大使李子柒用短視頻的方式記載“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傳承著歷久彌新的農耕文化……有這樣一群人正扎根農村、與農為伴,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電商從業者、駐村書記、無人機飛手、創業海歸,但是他們愛農業、懂技術,為鄉村振興、農民豐收注入了“一池春水”,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農業新青年。新時代下的中國農業發展早已不再依靠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是依靠機械化、智能化的現代農業,需要不斷的創新,而青年的新生力量便是創新的源泉。
秋分時節,五谷豐登;金秋九月,瓜果飄香。只要堅持砥礪奮進,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必定有他們堅實的腳印,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會持續唱響鄉村振興的時代贊歌。(朱煒丹)
[責任編輯: 張檬檬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