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新“戰場”上立新功
晚報訊 “大熱天的,法規宣傳、創業政策指導、安全檢查,讓我們熟悉政策、不越紅線、安全經營,真是太感謝你們了。”17日,聽完南通開發區新開街道幸福社區工作人員瞿石接地氣的講解,商鋪負責人王先生表示感謝。
在幸福社區,一群身著便裝卻心懷軍魂的退役軍人,將軍營中錘煉出的紀律意識、組織能力和為民服務情懷轉化為社區治理的強大動力,成為基層社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
他們是基層治理的“排頭兵”。幸福社區轄區有800多家商戶,業態復雜,欣欣向榮的經營背后是極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在“全省社會面小場所治理”系統廣泛應用的同時,社區退役軍人志愿者發揮“鐵腳板”優勢,深入轄區商戶進行消防、電氣、燃氣等方面的安全檢查,耐心向商戶普及安全知識。
烈日當頭,一支由7名退役軍人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主動請纓清理轄區上海東路沿街商戶的“僵尸車”。他們積極上門對商戶進行勸導,同時聯系城管部門對無主車輛進行依法處理。一路走來,他們還堅持清理垃圾、搬運重物,將雜亂的車輛按區域歸整……
退役軍人黃帥峰、黃飛云不僅擔任各自小區的網格黨支部書記,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帶頭參與小區議事、鄰里“創熟”、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新界兒童樂園地面損壞嚴重,不少鄰居希望進行維修改造,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游樂場所。改造方案已經在小區樓道內公示,正在征詢階段,部分居民仍未表態。”在新界物管會會議上,退役軍人、物管會成員黃帥峰再次發動居民參與小區事務,共同為社區發展貢獻力量。
退役軍人馬賽賽則在“小馬調解室”為網格群眾排憂解難。前段時間,兩戶居民因為樓道里的柜子鬧上“門”來,馬賽賽先用“遠親不如近鄰”破冰,再耐心解釋相關法規,最終化解矛盾。
“從基層治理到安全守護,從自治共治到矛盾調解,退役軍人在社區治理的新‘戰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幸福社區黨總支書記黃曉雷說。
通訊員陳陽陽 記者何家玉